全球生活网 > 健康 > 内容

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发布不同风险人群用红黄绿三色标记

时间:2022-12-09 14:09  来源:网络  阅读量:16747 
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发布不同风险人群用红黄绿三色标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小组今天发布了《新冠肺炎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坚持分类分级、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基础疾病、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等分为三类。:重点人群(高风险)、次重点人群(中风险)和一般人群(低风险),分别用红、黄、绿标记,颜色不同,服务内容也不同。

《方案》要求分类分级服务。一流的服务是面向大众的。二级服务的服务人群为二级重点人群(中等风险,黄色标记)。三级服务人群为重点人群(高危、红色标记)、有紧急医疗需求的重点人群、有紧急医疗需求的其他人群,如婴幼儿、孕妇等。

《方案》还提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各地要加大供应保障,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动态储备中药、解热镇咳药、抗原检测试剂等。根据国家和省推荐的中药目录,按总服务人口的15-20%配备,人口密集地区可酌情增加。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和升级。加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建设进度,力争到2023年3月底覆盖率提高到90%左右。

另外,做好重点群体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加快推进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覆盖,实现基础疾病老年人签约服务全覆盖,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做好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工作。

附上节目全文:

新冠肺炎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新冠肺炎重点人群健康调查的通知》,对新冠肺炎有基础疾病和接种疫苗的老年人(65周岁及以上,下同)进行调查并分类登记。现在,为做好已登记的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首先,定义卫生服务的原则。

坚持分类分级、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基础疾病、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等分为三类。: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中等风险)、一般人群(低风险),分别用红色、黄色、绿色标注,颜色不同,服务内容不同。

二、开展分类分级服务。

一流的服务。

1.服务大众。普通人群。

2.服务内容。

社区(村)负责动员和宣传。对于未完成免疫接种的,经医生评估符合接种条件的,将引导其尽快接种。

充分发挥居(乡)民委员会、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的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次要服务。

1.服务大众。次要关键人群。

2.服务内容。在一级服务的基础上,还要提供二级服务。

社区(村)协助实施感染者居家治疗管理,提供定期就医指导,提供购药送药等服务。

三级服务。

1.服务大众。

焦点小组(高风险,红色标记)。

有紧急医疗需求的关键人群。

婴儿、孕妇和其他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人。

2.服务内容。在二级服务的基础上,应该提供三级服务。

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老年人,由县(市、区)卫生部门或上级医院评估后确定的专家组收治。对于经评估可以留在家中的,在上级医院的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抗原检测等必要服务。经评估,不适合居家居住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并协助转诊。

重点(高危、红色标记)感染者和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人员,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转诊,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人员也可以到急诊科就诊。

第三,加强组织支持

职责分工明确。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牵头,相关部门按职责实施。以地级市为单位,卫生健康部门确定定点(分定点)医疗机构,组建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上级机构和专业团队,指导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分工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治,加强对相关机构的分类分级服务培训。民政部门负责指导敬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加强管理,动员社区(村)在当地疫情防控机制的统一领导下做好重点人群管理服务,指导居(村)民委员会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周边提供药品、抗原检测并联系上级医院。相关部门要落实重点人群调查、分级卫生服务和必要设备的经费保障。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各地要加大供应保障,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动态储备中药、解热镇咳药、抗原检测试剂等。根据国家和省推荐的中药目录,按总服务人口的15-20%配备,人口密集地区可酌情增加。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组织药师队伍,对患者进行用药禁忌、配伍、注意事项等用药指导。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和升级。加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建设进度,力争到2023年3月底覆盖率提高到90%左右。完善设备配置,包括氧疗设备、便携式肺功能仪、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可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等。升级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鼓励有条件的人口密集社区或偏远乡村设置智能健康驿站。

二是切实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要在基层建立城市二、三级医院相关科室巡诊制度,医联体牵头医院要派医生下沉到基层。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量的增加,适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备,临时返聘近五年退休医务人员和其他岗位卫生专业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允许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工作人员或者通过第三方服务将非医疗卫生服务任务委托给他们。要建立和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通过远程医疗将二、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

三是做好重点群体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加快推进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覆盖,实现基础疾病老年人签约服务全覆盖,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做好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工作。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老人的联系,确保他们如果需要就医,自己或家人能及时联系家庭医生。

落实社区(村)对重点人群的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居(村)委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协助做好重点人群的日常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建立社区(村)与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直通热线。在城市、街道和乡村,以乡镇和村庄为单位配置或更新医疗车辆,指导和协助转诊。

加强农村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各地要加强对农村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管理的指导、支持和调度。以地市级为单位确定定点(分定点)医疗机构,明确乡镇卫生院向定点医疗机构转诊的流程和路径。县医共体牵头医院落实专人或专门团队,向辖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供人力、技术、设备等必要支持,开展重点人群服务。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与村卫生室协调,动员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协助辖区重点人群购送药、协助就医、转诊等。引导村民提高个人健康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加强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管理。各地要指导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参照本方案制定院内分类分级服务方案,与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药店建立合作机制,明确转诊流程。养老院和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的医疗机构或者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为重点人员提供分类分级服务。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要动态储备中药、解热镇咳药和抗原检测试剂。

充分发挥医学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医联体和医联体作为牵头医院的作用,加强对其成员单位发热门诊(门诊)建设和运行的技术指导。在医联体内统筹调配人员,指派专业力量,指导和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门诊)的日常诊疗工作。双向转诊渠道要畅通,分级诊疗要做好衔接。牵头医院要成立由呼吸科、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医科等相关科室组成的专科治疗小组,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支持、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方要协同努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扩大医疗服务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精选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