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大降价,合资品牌该如何应对?
龙年春节刚过,比亚迪率先完成最新一轮整车售价调整态势,秦PLUS DM-i售价仅7.98万元起。也在同一天,长安、五菱以及哪吒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陆续发布了降价消息。
显然,比亚迪对“10万元”区间新能源车辆政策的变更,强化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优势,为的就是通过纯粹的市场驱动,大幅获取同价位的合资品牌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但其实2023年我国A级紧凑型汽车总销量达到了437.6万辆,是国内汽车用户购买量最大的市场。虽然中国品牌依靠新能源汽车在该市场中艰难地抢占了一定的份额,但是面对合资品牌传统燃油车的大幅度降价,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也仅仅只有22.21%。想要在这个市场干翻合资品牌,需要中国品牌更大的魄力。
可以说比亚迪等国产新能源车企2024年的第一波降价潮,开启了对合资品牌的围剿。毕竟2023年还有340多万辆传统燃油车销售掉了,其中大部分为合资品牌,其中轩逸一年卖了38万辆,朗逸卖了35万辆,速腾卖了29万辆,甚至连卡罗拉都有18万辆。因此,A级紧凑型市场的争夺今年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不过当比亚迪领头的新能源车企开启“电比油低”的销售攻势后,合资品牌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毕竟紧凑型A级车长期以来都是汽车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例如北京现代首先进行回应,旗下新款伊兰特售价7.58万元起,而其实例如经典轩逸目前落地也才8万元左右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目前还享受着国家购置税和车船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很可能合资品牌会从这方面出发,倡导所谓公平竞争的态势,呼吁取消新能源汽车的多种优惠政策。
不过就笔者看来,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对用车成本特别关注的紧凑型A级车市场取代合资品牌的节点不会出现得太晚。因为新能源汽车对比传统燃油车的优势太过明显。特别是当下的充电桩布局的日益完善以及串并联混动架构新能源车型的普及,让用户无论是否具备充电条件都能够降低出行用车成本。
例如7.98万元起的秦PLUS车型,依托双电机串并联的DM-i超级混动技术,让车辆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3秒,馈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仅3.8升。再加上对外放电、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新能源汽车从驾驶层面到多样化的用车场景都比传统燃油车更强。
笔者有话说:
2024年或将是新能源车企洗牌并用“惨烈”来形容竞争态势的一年,更是是国产新能源车企对合资品牌“围剿”的一年。客观地看,在中国这个全球整车出口第一、新能源整车增速第一、新能源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力,新能源车辆替代传统车辆已经是大势所趋。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开启的售价区间在“10万元”的国产新能源车辆大降价的开始,伴随合资品牌快速跟进。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新闻组综合多方信息汇总预判,售价“15万元”和“20万元”区间的国产新能源车极大概率还会再次开启“油电同价”或“电比油低”的主动营销态势,合资品牌该如何应对?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新闻组出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精选图集